明天,沈阳市将结束供暖。我的同事,主要是民生部的记者,与读者们相约下个供暖期再见。就像是一个大型的聚会散了场,大伙依依惜别互道珍重。
这里面透出一股共患难才能建立起的真情。 一件事,如果能被津津乐道一个月就是绝对的热点。而供暖的话题却被热议了近半年之久。2009年供暖期中所发生的气温骤降、冻雨来袭、管线爆裂、意外漏水等等丰富素材,以及有居民在家冻哭了,旁人赶过去送温暖时又激动地哭泣等等细节,都易让人动情。
    所以,让我们向战斗在供暖一线上的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和那位冻哭的大姐一样,都不容易。这一年,我们一同分析了很多原因,查找出许多办法,多次强调了理解与宽容。又一个供暖期结束了,真的会感受到我们年复一年的讨论、查找、投诉,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的。在此时,我们的供暖部门不应如释重负,而该为下一个供暖期未雨绸缪。比如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说供暖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此意。
现在沈阳已经有小区在试点供暖按热量计费,目标就是“像用水、用电一样,用了多少量就收多少钱”,来解决供暖矛盾。道理很简单,情况很复杂,辽宁省城镇供热协会秘书长于洪说过,“难度很大,老旧小区的热计量改造问题很复杂,难度也大,现在主要是在新建小区推广使用热计量表 。 ”
供热计量以及测温退费,表面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实质是一个复杂的利益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是如果我们不加大动作,那么十年之后,就供暖问题还要继续谈论理解与宽容,这将让我们的孩子失望。
改革开放逾30年,一些领域的改革已由“摸石头”进入到“深水区”。与此同时,在继续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更需要像当初推进供暖市场改革那样,拿出胆识与智慧,超越现状,着眼未来。
北方城市的供暖矛盾说到底还是没有足够多的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就不会主动去降低价格、改进质量、创新技术,就容易造成用户和企业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处于弱势。所以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法治规则。就像以前可以懒懒散散上班,现在必须上班打卡,一定会有人不情愿,所以就需要拿出勇气来突破阻力。毕其功于一役,则是沈阳全城百姓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