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1月5日讯 今天下午,滨州市敲定了今冬供暖价格,至此,山东17市热价调整全部结束。记者统计发现,除威海、日照两市维持去年价格外,其他15市均不同程度涨价。 
    今年9月,山东省建设厅发布消息称,受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冬山东省拟调整供暖价格。调价幅度由各市决定。 
    随后,山东各市召开听证会,并最终敲定了今冬供暖价格。 
    各市最引人关注的是新的居民用暖价格。记者发现,威海维持去年25元/平方米(使用面积)价格不变,日照维持去年19.5元/平方米(套内面积)价格不变,其他15市均不同程度涨价。涨价幅度大的在7元/平方米左右,济宁仅涨了1元/平方米(使用面积),济宁的涨幅比是0.05。 
    各市供暖期最长的是青岛,140天;其次是烟台135天;临沂130天;滨州125天;最短的是枣庄100天;济南等其他市都是120天。 
    各市的计费面积单位有差异,使用最多的是“建筑面积”,其他有的是“套内面积”,有的是“使用面积”等。 
    聊城今年将“使用面积”改成了按“建筑面积”计费。聊城市物价局有关领导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计算建筑面积有明确规定,便于测量;二是用户房产证上一般都标注建筑面积;三是省内绝大多数市都采用建筑面积计费;四是价格调整后,不论按建筑面积计费还是按使用面积计费,对用户的收费总额基本相同。 
    这次热价调整是山东首次下放定价权,工作量大,话题敏感,因此各城市都积极、稳妥、细致地进行审核、定价,以方便供暖企业供暖、方便居民取暖。 
    调价方案制定过程中,不少市民予以密切关注,本报接到非常多热线电话反映供暖问题。 
    各市热价敲定的台前幕后 
    11月5日,滨州市物价局终于公布该市供热价格。至此,山东17市最终全部敲定了2008年的供热价格。记者统计发现,除威海、日照维持去年价格外,其他十五市居民供暖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供热定价究竟是怎样一种博弈的过程?各市的抉择究竟是如何做出的? 
    威海日照为何不涨价 
    10月13日,威海市政府经研究决定:今冬供暖暂不涨价,仍按去年25元/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标准收费。 
    10月25日,日照市确定今冬居民供暖价格仍是19.5元/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 
    与别的城市相比,这两个市的供热企业没啥神通,但它们为何不涨价? 
    威海热电厂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收取暖费虽能解决部分资金缺口,但远远不够整个采暖期煤炭的采购费用。冬季供暖是事关民生的一件大事,威海市政府坚持民生为先,从大局考虑,不增加居民的取暖负担。 
    日照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士介绍,10月24日,日照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强调,各级各部门和各供热企业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保证居民采暖。他要求各供热单位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采取切实措施降低消耗和生产成本。 
    山东省物价局调控处有关负责人说,通过财政补贴或企业挂账等方式来解决资金“亏空”难题,反映了地方政府追求稳定和谐、关注民生利益的大局观。 
    拟定高价纷纷被“砍” 
    即便是最终确定不涨价的日照市,在供热定价初期,也曾拟定过较高的供热价格,在当地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10月24日,日照市在调整居民供热价格听证会上提出,居民供热价格由每平方米19.5元升为24元,每平方米涨4.50元,上调幅度为23.07%。 
    这次听证会的21名代表中,有5名消费者代表,其中4人称涨幅过高。 
    淄博市于10月9日召开了供暖调价听证会,一位企业代表建议将居民供暖价格调整为39.9元/平方米,另有企业申请调至42元/平方米,多方代表激烈讨论。在潍坊,在枣庄,在青岛,在济南,来自供暖企业的“成本账”,几乎无一例外地“喊”出了高价位。 
    在青岛,热价调整听证会拟定的初步价格从26.4元/平方米(使用面积)调整为36元/平方米(使用面积)。 
    最终还是价格听证会,以及政府常务会充当了供暖高价的“杀手”。比如,在临沂,10月14日召开了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会上的三个调整方案,不少人觉得价格太高不能接受。10月30日,临沂市政府正式确定,居民供热价格由每平方米20元调整为25元(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 
    最后,淄博市的热价定为24元/平方米(套内面积),仅调高了3.7元/平方米(套内面积);青岛热价定为30。4元/平方米(使用面积),调高了3.6元/平方米(使用面积)。
    热价公布缘何延迟 
    11月4日,全省只剩下滨州市没有确定热价了。往年这个时候,各地早就已经开始收取暖费了。 
    其实,早在10月17日,滨州即召开了供暖调价听证会。 
    如滨州市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所言,滨州市在供暖调价工作中“本着谨慎再谨慎的态度”,做了大量工作,虽然延迟了文件出台,却尽量做到了周密细致。 
    枣庄也是“谨慎再谨慎”。9月10日,在召开调价听证会前,枣庄市召开了供热价格调整座谈会,随后召开了听证会,直到11月4日,枣庄才公布了最终定价。 
    11月3日,聊城媒体公布,热价由20元/使用平方米调整为26.7元/建筑平方米。据称,一段时间以来,聊城市包括物价、市政公用、财政等部门一直在积极研究和酝酿今冬的供暖价格调整方案。 
    山东省物价局一位专家介绍,热价放开后,大量工作压在了有关人员肩头,仅在成本核算方面,就需要三四位同志连续搞上两个月,才能形成成本监审报告。各地主政者都对供暖调价异常重视,“慎之又慎”。 
    供热用煤哪里来 
    为了降低成本,温暖过冬,企业及政府也在想办法。 
    在烟台,往年,供暖公司煤炭采购各自为战,互相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今年,烟台市统一协调多家供暖公司,集体挺进山西煤产区,以采购量大的优势夺取更低的价格,选取质量更好的动力煤。 
    日照市供热企业积极主动与煤炭、交通等有关部门搞好协调,保证储足煤、储好煤;济南各大热电企业大都在8月份就开始储煤,并长期派人在山西购煤。为了提前储备供热用煤,青岛市政府今年下拨了1.2亿元借款,用于企业提前采购储备煤炭。 
    9月,山东省出台文件,规定凡是能够用于供热的燃煤,优先保障本省供热用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