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537-2162136

提示:地暖采暖之误区及施工、使用知识

2020-09-09 14:42:06浏览:1927评论:0来源:亿房网   

     地板采暖俗称“地热”,是热量由地面向上散发的采暖形式。由于地热采暖方式符合人体工程学,且经济实惠,近几年备受青睐。 

    据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市采用地热取暖的面积逐年上升,尤其是新建的高档住宅,大多采用地热取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已建小区的居民也采取改建的形式装上地热。 

    不过,尽管地热采暖集万般优点于一身,但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采暖方式,人们在消费、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容易混淆的误区以及“知识”盲点。因此,在将地热“请”进家门前,不妨来做个简单了解吧。 

    地板采暖误区 

    ★误区一所有建筑都可装 
地板采暖施工:施工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 

    相对普通住宅而言,采用地热的房间施工也更为复杂。简单地说,主要步骤有:清扫施工现场;铺设保温板和铝泊纸;铺设和加固钢丝网;布置和加固地热盘管;安装分水器和主管道连接;地热管系统打压测试。 

    在施工方面,地面采暖施工对不供暖房间相邻的楼板上部,以及辐射供暖地板沿外墙的周边,应铺设隔热层。隔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厚度应达到以下要求:保温层20mm,地热管以上填充层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充覆盖,加热管上的填充层应铺设2mm直径的钢筋网。 

    施工完毕后,业主最好检验地热的使用,首先是水压试验。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步,经分水器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空气排出;第二步,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第三步,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第四步,升压至规定试验力后,停压,稳压1h,观察有无漏水现象;第五步,稳压1h后,补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值,15min内的压力降不超过0.05Mpa无渗漏合格。 

    调试时初次通暖应缓慢升温,先将水温控制在25℃-30℃范围内运行20小时左右,以后24小时内可使水温达到正常范围。 

    地板使用:新地板开启须逐渐加温 

    不要以为地板铺好便万事大吉,据专家介绍,使用地热采暖时,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首先,系统安装完毕24小时后才能开始逐渐加温,升温前请保持地面干净干燥,以防止地板因升温过快发生开裂扭曲;其次,如果第一次使用或隔了一年没开启使用地热采暖时,最好先设一个最低的温度,然后渐渐升温,每小时升温1℃左右为宜。若加温太快,很可能会导致木地板扭曲开裂;第三,在地热采暖的木地板上尽可能不做固定装饰件或安放无腿的家具,防止局部散热不通畅,热量闷在木地板处,易产生地板因受热不均变形。另外,家具也会影响热空气流动,导致热效应减弱。 



    地板采暖系统并不适用于所有建筑,目前的安装、改装热潮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跟风性。据龙发装饰公司工程部经理刘飞介绍,目前,地热采暖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水暖地热,即将金属管,塑料管等埋入混凝土楼板中靠燃煤、燃油、燃气锅炉或电锅炉提供热水采暖;另一种是电热地热采暖,即将发热电缆埋入混凝土楼板中,靠220V电来直接加热或蓄热采暖。 

    从理论上说,这种方式取暖,热空气从下向上升,脚热全身热。但对于居民住宅,地热只适用于卫生间和厨房,因为卧室、客厅、书房里有很多家具,这些家具一方面阻碍地热热量散出,另一方面地面温度较高也会使家具变形,损坏。 

    另外,安装地热采暖必须在电缆上铺设混凝土/水泥层(直接加热3-5cm,蓄热5-8cm),从而使楼板的负荷大大增加。所以,安装地热采暖的建筑必须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进行特殊计算,增加结构强度。 

    而现在一些开发商没有考虑此问题,如果建筑施工质量再不过关,就会给整栋建筑埋下安全隐患。 

    ★误区二所有板材都适用 

    地热采暖的地面不能铺置实木地板,因为安装龙骨的水泥钉会损坏水管或电缆。铺置复合地板也有很大问题,大家知道,铺置复合地板下面必须铺一层泡沫塑料层,但这个泡沫塑料层是隔热材料,会严重阻碍热量散出,如果不铺泡沫塑料层,复合地板的使用寿命会大受影响。 

    现在有不少商家都宣称地板可以用于地热采暖系统,这其实是误导消费者。刘飞介绍,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地板如12-18mm厚的实木地板、竹地板等均不宜用于地面采暖辐射系统,否则都将影响热量传导或导致地板变形。一般来说,复合地板更适合用做地热地板,它是经过高温压制的,内部水分含量少,所以地板不会因水分散失而变形。 

    刘飞讲到,地热采暖对地板的要求非常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基材密度高、内结合强度好;其二,吸水厚度膨胀率要小于等于2.5%;其三,甲醛释放量一定要尽可能低。其四,热传导系数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有韩国建材实验研究院、KOLAS国际检验机构等提供的热传导系数认可,在购买前可查验。

(责任编辑:管理员  )
下一篇:

青岛市城市供热条例

上一篇:

青岛促建筑节能 新建低于12层住房推广太阳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97110671@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