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的大气协同治理”既是生态环境治理的突破口,对供热行业来说,也是河北实现绿色供热,供热转型的契机,包括能源应用、供热计量。
供热计量之难难在没有钱,难在政策推动与人的推动不联动。供热计量也纠结在供热计量与节能减排如何在供热单位层面得到体现。有些问题是共性问题,有些是个案,在河北这些问题也成为有关部门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质疑供热计量政策实在是杞人忧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应受到动摇的担忧,政策是供热计量逐渐突破的基础。
供热计量的转机应该在智慧供热的整体应用。通过供热计量的末端改造,同时联动换热站、热源和管网平衡,当供热末端用户在供热计量装置调节温度时,这个调节装置变化的信息应当同时被应用到换热站的输出功率、热源的能源供应以及供热系统平衡系统装置。而在供热煤改气的同时如果同步考虑供热计量,在整体规划上当可领先一步。即使不能同步改造,但在改造规划时也应考虑供热计量系统联动的技术要求。通过计量系统节能改造之后,应当实现供热用户每节约10%元,供热单位的综合成本应当降低12%或更多。通过这种系统技术改造实现了供热计量,实现了供热的节能减排,同时实现了供热单位的精细化能源管理,并通过这种精细化管理实现效益的提升。当通过供热计量可以实现供热企业效益提升的时候,供热计量将形成市场化推动之力,供热计量的春天就真的到来了。
供热计量的转机也在于供热企业经营思路的转变。曾经有业内人士讨论,供热单位最大的资产是什么,答案不尽相同,最终却有大致的共识——供热用户是最大的资产。既然供热用户是最大的资产,那这个资产是否被充分挖掘、利用,还是资产严重闲置呢?如果要进行资产盘活,又该如何盘活?
“互联网+”大国总理的治国发展理念同样适用于微观经营。供热企业也要实现信息化,实施“互联网+”供热计量是供热企业实施“互联网+”的重要契机和手段,供热企业如何通过供热计量实现“互联网+”, “互联网+”到底“+”哪头,整合什么资产,仁者见仁,但是方向我想是没有人否认的。供热企业如果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实现了“互联网+”我想他就转变了供热计量是投资而不是投入的理念,也将成为供热计量工作的最大收益者。
节能减排,供热计量,煤改气,绿色能源等等,我们共同期待业界专家、企业家的思想碰撞!
“励精图治做节能,攻坚克难搞计量”我们期待河北供热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