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号,济南市2012-2013年的供暖季就要结束了,虽然早说了要继续扩大热计量试点的范围,但直到这个供暖季结束市民也没有等到热计量试点名单的公布,而这已经是济南市宣布正式试点热计量供暖三年以来,连续第二次在公布热计量名单的问题上“爽约”。
试点三年名单只公布一次
2011年正式供暖之前,济南市政部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有800万平米住宅建筑将全部进行热计量试点”。但是,直到
安了热表不代表就能热计量按需供热
“为何热计量名单一直不公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与部门利益成了阻碍。”供热行业的专家称。该专家告诉记者,以济南目前现有的热计量供暖系统来讲,其实还属于“半吊子”:往往是用热终端改造了,热源及输送过程却还停留在按面积供热的时代。“如果上班时间大部分居民家中都关掉了暖气,但是热企和小区的二次管网几乎仍然是在满负荷运行,大量的电能和热能消耗着却并不是在为了大多数人服务,这就造成浪费。”专家称,不仅是浪费,由于这个时间段花钱用热的很少,企业不改造系统的话,在这段时间就一直维持着高位的成本,
但是获利却减少,运行成本倒挂加剧,企业自然没有积极性。“现有的供热系统得需要大改,投入巨大、耗时也长,还会碰到政策盲区、各方利益博弈等问题,想要最终解决很困难,因此暂时搁置回避,让问题逐渐降温之后再动手也不失为一种处理方式。”
热计量遭遇落地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益问题。记者了解到,实现热计量供暖,就必须“在居民节费热企节能”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但现实情况是,国内的热计量供暖刚刚起步,居民虽能节费,企业却无法节能,强行推广只能加剧热电企业的亏损。
济南目前主要的供热方式还是靠燃煤锅炉提供热能。一座城市一年烧多少煤,在过去只要用面积套用相关公式一算就基本能得出结果。但如果大规模进行热计量试点之后,用煤的数量和天气变化直接挂钩,供热企业表示,如何让煤炭采购合理满足供热需求,也是制约热计量推广的一个问题。
煤炭不能久存,堆放一定时间之后它会自行缓慢消耗,优质煤也变成了劣质煤,因此并不是采购越多越好。如果不掌握住一定的规律,可能就会出现煤的供不应求或者供大于求的情况,前者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后者则会加剧热企亏损。因此必须要进行试点,掌握足够的数据。”供热行业的专家说。
据专家分析,不公布热计量名单,有担心加剧亏损的考虑,“但如果不广泛地进行试点,又拿不到可靠的数字,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这也是一个矛盾?”